【经管学部年度人物】《程炼——在个性化教育中不断实现自我价值》

发布时间:2019-04-19 发布者: 浏览次数:

       

经管讯(文字记者 马尧 编辑 狄亚星)三尺讲台,三寸舌,三寸笔,三千朝夕育桃李;十年寒窗,十载风,十载雨,十万心血树栋梁。他,春风化雨,润物无声,教学十余年,培养一届又一届优秀学子。他,朴实无华,对待教育行业却是授之以渔,孜孜不倦。他就是文华学院副教授、中青年骨干教师程炼。


“以学生为中心”——甘之若饴,精益求精

程炼从事教师这一行业十余年,在采访时,他谈道,在他刚来到文华学院授业之时,对于教师这一行业并没有太多经验,在一次给学生上管理学时,因引用数据不够准确,误用“大概”一词,而导致课堂案例缺乏准确性与真实性,他认为这一小失误足以称之为“震撼”,从课堂教学中反思出对数据、事例以及案例都应该有其来源与支撑,更让他明确在以后的工作中应着重针对的方向,以便于更好地给学生准确传达信息与授业解惑。课堂教学不能松懈,其教学形式的运用更是至关重要。他在课堂教学的过程中,通过加强案例与实践的教学,使课堂变得更加生动。他采用分小组的形式,在“Team”中开拓学生的“Idea”,让学生从中培养团队意识,也加强了自己与学生之间的交流与互动,从而更直接的达到解惑的目的。


激发学生潜能——片言之赐,皆事师也


   “古之学者必有师。师者,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师说》中的这句话强调的是拥有良师的重要性,拥有一位良师就像拥有一位益友,程炼在师生关系上保持“亦师亦友”,将师生与朋友的关系较好转化。在他带过的数千学子之中,时常会有学生在毕业之后返校与他促膝长谈,其中一位08届国际经济与贸易的学生使他印象深刻。程炼谈道,在十年前,这个学生曾挂科严重,而他帮助这名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在他的帮助下顺利毕业后,后来这个学生考上上海航天局,业余时间通过自己的努力考上华东师范大学MBA专业研究生,现拥有良好的发展前景。他指出,要善于挖掘学生的潜力,重视学生对于未来的发展,并把学生发展看作成一个有提升空间的工作去做。从学生们获得的种种成就与巨大收获来看,无不得益于他从“严格”逐渐向“包容启发”递进的教育模式。在讨论学生如何通过“自学”来提高学习效率时,他强调,大学提倡自主学习,在学习过程中学生会出现与老师教学脱节的现象,学生应弄清课程体系,培养对课程的兴趣度,来减少对遇到难题时的抵触度。同时他也提出大学生在毕业后能迅速适应社会的几点要求:首先,应注意爱好的行业能否满足谋生的条件;其次,本身的爱好是否具有持久性;最后,在思考与选择就业方向上,应回归到对专业知识之上,大多数毕业生在毕业后并不从事与本专业相关的工作,所以在大学学习期间更应该学习与培养与所学专业知识有交叉与相关联的学科,不断锤炼能力,挖掘潜力。

践行个性化教育——心存感恩,砥砺前行


      在对于科研成果上,程炼取得了一定的成绩,文华学院校长刘献君对他的成长产生了巨大的影响,刘校长讲的“一年可能干不成任何事,十年可能干成任何事”对他自己的个人规划起到了提纲挈领的指导作用,让他可以安心做研究。在校长刘献君的带领下,程炼作为《独立学院本科学生个性化教育的探索与实践》参与者之一,获得了第七届湖北省教学成果一等奖。同时他还曾获得湖北省暑期社会实践“优秀工作者”、校“三育人”等荣誉称号。在《学习与实践》、《教育评论》等期刊发表论文二十余篇。主编书籍《青春立志,点燃梦想》荣获第三届湖北省民办高校党的建设和思想政治工作优秀成果二等奖。《高校毕业生就业法律规范化思考》获得2015年湖北省民办高校党的建设与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优秀论文三等奖。2014年在他指导的学生团队中,曾获得过“创青春 精彩在沃”湖北省大学生挑战杯创业大赛铜奖。2014年他指导的学生创业实践项目《校友资源(情感)转化对策研究》获批湖北高校2014年省级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项目。活到老,学到老。他在培养万千优秀学子的同时,自己也会通过看新闻、关注微信公众号以及慕课教学等来紧跟时代,与学生共同学习进步。他表示,在所有获得的奖项与名誉之中,最得益于校长刘献君教授推行的个性化教育与培养,他十分感激文华学院经管学部杨化玲书记给予他研究环境,也十分感谢同事们的帮助。

沿路风景,步履匆匆


     世界很大,总想去领略这世界的万千变化,感受不一样的风土人情。程炼谈到在工作之余最大的兴趣爱好便是旅游,从哈尔滨到贵州,从北一路走到南,他认为能出去走走、看看不同的风景,是开阔视野、愉悦身心最好的方式。在管理学这一课程中,最不缺乏的便是从生活中对真实案例的分析与比较,而旅游也为课堂案例备了一门实践之课。


     都说学习的过程是永不止步的,那么对于程炼而言,教书育人时的谆谆教导,备课工作时的兢兢业业是他的人生信条,也是激励他砥砺前行、永不止步的源源动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