劳动故事征文 | 别样的童年——经管学部电子商务(B)潘鸿吉

发布时间:2021-12-13 发布者: 浏览次数:

       

经管讯 时钟嘀嗒嘀嗒,我知道,那是时间和老人在离开;时钟嘀嗒嘀嗒,我知道,那是现在将成为过去;时钟嘀嗒嘀嗒,我知道,那是我的生命在流淌。蓦然回首,已有数千个日夜从我指间流逝,好似五彩的沙砾,美丽却易逝。现在回想,颇有朝花夕拾之感。世上有一个温暖、安稳而又舒心的地方,推开门那是一份等待;推开门那是一缕烟火气;推开门那是一份欢喜;推开门那将是一份归属。那就是——家。


“忠厚传家久,诗书继世长”是我们家的家风家教,也是长辈们给予我的厚望和殷切之嘱托。受爷爷奶奶的熏陶,直到我这一代,代代都是秉承着勤俭节约、辛苦劳作、吾辈自强的崇高美德。出身于这样一个普通而又淳朴自然的农村家庭里,我还是感到很幸福,尽管童年里、生活中没有充满太多的期待和惊喜,但我依然会去寻找那份属于我自己的快乐。


记得我上学比一般孩子要稍晚,那个时候农村没有开设幼儿园,我是直接从一年级开始念起,教室简陋破败不堪,一到三年级的学生挤在一间屋子里上课,只有一位授课老师,条件艰苦。但那间老房子,那块石墨黑板,那片铁块敲击发出的“铛铛”声,却承载了几代人的童年回忆。


爷爷奶奶年纪大了,自然各种疾病缠身。每每放假我总是会帮他们分担一些家务事或者干些其他的农活儿。清明之后,就要开始撒黄豆、插秧了。那时候我才三年级,还小,但是奶奶告诫我:要好好努力学习,提前尝尝农作的苦你才能体会读书的甜。尽管很害怕稻田里的水蛆和泥蛇,但是奶奶还是逼迫我下田,在条间里,我卷起裤腿儿,弯下腰,拿起一把秧苗儿,一棵棵地笔直地插在泥巴里,一排一排的插好。尽管没有奶奶插得标准,也构不成一道靓丽的风景线,到也算是完成任务了,看到自己的成果,我也会怀有一份小小的欣喜。


每每放学回家都会路过我家的稻田,虽然只有两亩三分田,但它在爷爷奶奶眼里看得比什么都重要。记得每逢卖水果的三轮车来到湾子里时,那时候看着别人家买得起梨子、苹果、橘子这些东西,我真的很馋。家里穷,奶奶只能拿家里攒存了大半年舍不得吃的鸡蛋和谷子去跟商贩换购。记忆中最深的稻田里当然也都是奶奶的影子,那片田也承载着我最浓厚的回忆。我也是看着它的“长大”,从一粒粒饱满的谷种子到现在这一把把秧苗,这一路也要经过复杂的种植工序和自然条件的洗礼。整地、育苗、插秧、除草除虫、施肥、灌排水、收成、干燥、筛选等等。当然大部分的过程都是爷爷和奶奶去完成,但是在犁田的时候我还是跟在爷爷身后偷偷地学了学。至今还记得农村常说的一方言“牛教三个早晨都晓得往沟儿里走,你怎么这么蠢,连牛都不如?”,小时候经常听到长辈这样训斥小孩子。



往往农村最忙的时候莫过于秋收之际了。谷子熟了,放眼望去,那一排排金黄的稻穗笑弯了腰,这个时候家家户户都在赶着好天气收割稻谷。太阳却毫不留情肆意地蒸烤着大地。奶奶在田里用沙镰刀收割,爷爷负责用稻草捆绑好挑回家,爷爷尽管身体不好,但是干农活儿还是蛮吃得过来苦。我提上奶奶早上泡好的茶水送到田间,爷爷奶奶稍坐了片刻喝了两碗便匆忙地继续劳作。回到家里,我准备开始烧火热饭菜了,拿起铁钳子夹了两块干柴,把凳子放在烟台边站在凳子上(因为年纪小个子矮),开始准备热菜。饭菜弄好后,迅速跑到田里叫爷爷奶奶回家吃饭。


稻谷收割完得选择一个大好的晴天进行晒干,这个环节很是重要,碰上雨天就完了。没事我得搬个小凳子在楼顶一边看书一边看着谷子,防着那些“偷吃贼”(麻雀)。两大蛇皮袋稻谷少说有一百八十斤,爷爷得用木车推去大队(现在叫村部)“打米”(加工厂加工大米)。因为我家的地理位置特殊,后门推开就是大山,大门推开就是一片竹林,处在半山腰,一大段破败不堪的羊肠小道还成“梯子形”,一眼看不到边。因此下去容易想推车上来就尤为困难,每次爷爷在后面推,我和奶奶在前面用绳子拉。不过后来长大了,到了初中,力气也大了,我就自己去大队帮奶奶打米。但是我那一刻我至今都忘不了,忘不了那条每逢雨天就洗成了河的泥泞小道,能有一条崭平的水泥路成为了几代人心中的一个结,一个愿望,一个梦。



金秋九月,桂花飘香四溢。板栗快要成熟了,黄豆也早熟透。放学回到家,奶奶留了张纸条在桌子上告诉我她在菜园扯黄豆。我放下书包,立马赶到菜园,准备和奶奶一起扯黄豆。黄豆穗被我一棵棵地连根拔起,甩掉根上的泥土,用绳子捆绑好,放在木车上。因为黄豆比较轻,都风干了,一车也不重,那个时候我应该在上小学六年级,还是能够推得起来。奶奶跟在我后面蹒跚而行,我回头看看她,奶奶望着我微微地笑了。


九月末十月初,到了“打板栗”的季节了。说到板栗我不得不好好说说了。板栗是中国的地理性农产品,有人听说过“桂林山水甲天下”但不一定听说过“罗田板栗甲天下”吧。板栗对于农村的每一户来说都是一笔不小的经济收入,种植维护得好的,产量能有个一千多斤,靠卖板栗就能挣个几千元。但是那个时候物价低,物流成本高,想走出去很难,因此价格也不乐观,一斤板栗只能卖两三块钱。


我和奶奶戴好草帽来到地里,我负责拿好铁钳和蛇皮袋。奶奶在树下用竹竿使劲儿打,看着树上个个饱满圆溜溜的刺球直落而下,我在地上用铁钳一个个地往袋子里夹。虽然说打板栗是一个极其麻烦而劳累的过程,还要冒着受伤的风险,然而剥板栗也不容易。我一边在河里放牛一边提着篮子剥板栗,偶尔也会忍不住偷吃两颗。刚成熟的板栗实在是又甜又脆,但是不敢多吃,因为我吃的不是板栗而是钱,因此怕奶奶怪罪我。时间紧,任务重,板栗要剥完,牛也要放饱,两项任务缺一都要挨奶奶的骂,搞不好晚饭都很难吃上。



快要开学了,趁着还有几天时间,得上山帮奶奶砍柴、捡柴。奶奶年纪大了腿脚不方便,总归是不放心。背着竹篮拿起竹耙子来到山上,地上铺满了一层厚厚的松针叶,拿起竹耙把它收成一堆,一把一把地装进竹篮里,用镰刀砍下一棵棵死丛树(松树),放在一边,将树上的枝条砍下来用绞藤绑好整理成一捆捆的,一样样地拿回家。


劳动是一种锻炼,劳动是一种修养,劳动是一种美德。光荣的劳动能换来多姿多彩的生活;崇高的劳动能获得不同凡响的人生;伟大的劳动能创造经济繁荣的世界;别样的童年,别样的劳动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