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管讯(通讯员 曾自卫)9月7日,经管学部教工第三党支部全体成员在笃志楼414召开会议,集中学习习近平总书记在文化传承发展座谈会上的讲话、书籍——《习近平用典》。本次学习会由杨化玲老师主持,教工第三党支部全体成员出席本次会议。
![](/__local/4/53/94/81F5C8C08B23F6E72679BD7D534_0BF94FF2_E18C0.png)
首先,杨化玲书记组织学习了习近平总书记在文化传承发展座谈会上的讲话。她强调,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有很多重要元素,比如,天下为公、天下大同的社会理想,民为邦本、为政以德的治理思想,九州共贯、多元一体的大一统传统等等。要深刻理解“两个结合”的重大意义,第一,“结合”的前提是彼此契合。“结合”不是硬凑在一起的。马克思主义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来源不同,但彼此存在高度的契合性。第二,“结合”的结果是互相成就。“结合”不是“拼盘”,不是简单的“物理反应”,而是深刻的“化学反应”,造就了一个有机统一的新的文化生命体。第三,“结合”筑牢了道路根基。我们的社会主义为什么不一样?为什么能够生机勃勃、充满活力?关键就在于中国特色。第四,“结合”打开了创新空间。“结合”本身就是创新,同时又开启了广阔的理论和实践创新空间。第五,“结合”巩固了文化主体性。任何文化要立得住、行得远,要有引领力、凝聚力、塑造力、辐射力,就必须有自己的主体性。
![](/__local/0/BC/7F/D0AFA9514AEFE1C1FDFE0955DA9_910F1847_E18C0.png)
参会的教工党员纷纷发表了自己的学习感想。何英老师谈到,锲而不舍,持之以恒,这是读书为学应有的态度,也是做人做事吸须的品质。读书是一个长期的需要付出辛劳的过程,不能心浮气躁、浅尝辄止,而应当先易后难、由浅入深,循序渐进、水滴石穿。钱坤老师谈到,习近平同志多次提醒党员干部要谨防“贪欲”之害,无论什么情况下都要把握住自己,洁身自好,清廉自律,不要干出“一失足成干古恨”的蠢事,更不能突破党纪法规的底线。而要做到这点,必须经常反躬自问,自重、自省、自警、自励,不断增强是非面前的辨别能力、诱惑面前的自控能力、警示面前的醒悟能力,不断提高慎权、慎独、慎微、慎友的自觉性。王婧老师谈到,习近平同志在不同场合都说过,“心无百姓莫为官”。为官一任,就要造福一方;手握公权,就要为民办事。否则,啥也不能,为啥选你? 啥也不干,要你干啥?民生不是抽象空洞的理念,应该落实为群众实实在在的利益,这考验着领导干部的责任担当。
杨化玲老师最后作出总结要求,我们要扎实开好每一次支部民主生活会和理论学习会,在规定程序上稳扎稳打,以讲政治的高度,做出高质量、好成效,营造风清气正的教育教学环境,用党的理论武装自己的头脑,以饱满的精神状态、崭新的工作姿态投入到工作当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