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据新时代党的建设要求和近期学校党建工作安排,我支部结合教工实际情况于9月23日中午12:30在经管大楼406展开学习讨论。每位教职工党员就学习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抗击疫情表彰大会上的重要讲话以及习近平总书记在第36个教师节来临之际对全国广大教师的寄语发表自己的看法。
抗击疫情,党员义不容辞
“在保护人民生命安全面前,我们必须不惜一切代价,我们也能够做到不惜一切代价,因为中国共产党的根本宗旨是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我们的国家是人民当家作主的社会主义国家。”正如郭一桢同志说到的:”抗击疫情是每个共产党员的责任,作为共产党员的我在参加了三次党员活动后更能体会到自身的责任感和使命感。在抗击疫情取得阶段性胜利后,我们也要更加坚定信念,思想上同心同德,目标上同心同向,行动上同心同行。为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梦作出自己的贡献。”她明确了自己作为党员应该首当其冲在抗击疫情的一线做出自己的贡献。
而胡英帆同志则表示要跟着党走是战胜疫情、国家强大的关键所在。治国犹如栽树,本根不摇则枝叶茂荣。习近平总书记引经据典阐述中国共产党治国理政的本根,就是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和我国社会主义制度。在这一点上,必须理直气壮、旗帜鲜明。党的领导必须是全面的、系统的、整体的,哪个领域、哪个方面、哪个环节缺失了弱化了,都会削弱党的力量,损害党和国家事业。国家发展离不开党的建设,正如罗琪同志所说:“党的十八大以来的5年,是党和国家发展进程中极不平凡的5年,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取得了历史性成就。面对国际局势风云变幻、国内改革发展稳定任务十分繁重的形势,明年是建党100周年,党中央坚定不移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带领中国人民实现我们的中国梦。”周黎同志通过钟南山院士的例子表明了大家应该团结一心,才能加强祖国建设,她谈到“84岁的钟南山院士,带领一流技术团队,在前线努力工作;无数志愿者,从全国各地而来,全力做好疫情防控工作;社区工作人员,用实际行动筑牢基层防疫第一防线。在这样恶劣的环境下,也正凸显了全国人民的团结一心,我们在努力,我们再努力。”确实,国家兴亡,匹夫有责。身为党员的我们更是义不容辞。有了国家上下齐心、众志成城的抗疫经验,中国的社会治理体系将更加完善,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全国人民将进一步弘扬抗疫精神,在危机中育新机,团结一心夺取抗疫斗争的全面胜利。
疫情之下,为国育才,为党育人
教育是立国之本,疫情之下百废待兴,但是教育不能停。“经师易求,人师难得。”教师承载着传播思想、传播知识、传播真理,塑造灵魂、塑造生命、塑造新人的时代重任。余杰同志在看了习近平总书记的寄语后发出的言论也值得我们深思。“习近平总书记的重要寄语,高度肯定了广大教师在特殊时期坚持奋战在抗击疫情和“停课不停学、不停教”两条战线上,牢记为党育人、为国育才使命,积极探索新时代教育教学方法,让教师真正成为最受社会尊重和令人羡慕的职业,在全社会营造尊师重教的良好风尚;特别强调要统筹做好常态化疫情防控和教育教学工作,确保全面复学、正常复学、安全复学。”
同时,不断提高教育本领,做好本职工作也是重中之重。彭红旭同志感慨到“近日出版的《习近平谈治国理政》第三卷收入了习近平总书记在近三年时间内的报告、讲话、谈话、演讲、批示、指示、贺信等内容。我利用业余时间进行了认真研读,感觉自己受益匪浅,在平时工作中,要认真做好本职工作,多学习,多思考,在知行合一、学以致用上下功夫,真正用党的创新理论武装头脑、指导实践、推动工作”。
我们还看到做实事、做好事,教育也不例外。吴俊同志更是亲身实践到工作中“通过学习《习近平谈治国理政》第三卷,深深体会到,总书记所指出的三严三实,落实在教学工作中,就是始终要牢记自身职责,工作脚踏实地,思路实、举措实、作风实,真正把事关学生切身利益的事情做好、做实。”身为人民教师,在疫情中坚持教学,与国家同心同行,在教育事业上为国家做出更大贡献。尊重学生,教育永远是师生交流的有力渠道。冯莉同志更是坚持课上师生,课后朋友。正是文华学院的优秀师资力量让每一个文华人都感受到了教育的温暖,她谈到“习主席教师节寄语对我感触良多。选择当老师就选择了责任,就要尽到教书育人、立德树人的责任,并把这种责任体现到平凡、普通、细微的教学管理之中。老师还要具有尊重学生、理解学生、宽容学生的品质。采取积极正面的教育方式,鼓励爱护每一个学生。”
疫情之下,科学教育伴你我同行
科技是第一生产力,我们要相信科学,有科学的精神。何芸倩同志说“本质上,这次疫情是对民众科学素养与公民精神的‘拉练’。多相信科学,遵循那些科学的‘自我保护指南’,别被那些蹭疫情夹带私货的‘鞭炮防传染,吸烟能消毒’、兜售阴谋论的‘生物战’话语所蒙蔽;多循守理性,不盲目不恐慌,服从防疫的管制安排,尽量避免成为交叉感染的一环……这些都是个体应有的‘价值自觉’。当无数的个体能真正依据科学精神、秉持公民素养,合理调整防疫期的个体行为,全社会战胜疫情的砝码就大一些,成本就更低一些,最终带来的公共利益增量,也将回馈给每个人更多的安全感。科学精神和公民素养越充沛,越能给战胜疫情增加砝码。”这正是科学让我们能在疫情中坚持教育,正是科学让我们相信疫情一定会过去。我们国家是创新型国家的建设者,罗艳娥同志就此说到“习近平总书记紧紧围绕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这一重大时代主题,发表一系列治国理政重要讲话,其中特别强调‘中国是一个大国,必须成为科技创新大国’,强调必须把科技创新摆在国家发展全局的核心位置,坚持走中国特色自主创新道路,把创新驱动发展作为面向未来的一项重大战略实施,坚定不移创新、创新、再创新,加快创新型国家建设步伐。”正所谓科技成就未来。只有相信它,我们的生活才会变得更加美好。
大会最后,李江海同志对此发表总结,他坚信疫情一定会过去的,教育会一直继续,科技也会不断发展,作为新时代的优秀教师,同时也是党员同志,要坚持跟着党走。“习总书记对疫情情况下坚持网上教学的教师们致以了诚挚的慰问,全国各大中小学校教师坚持网络教学不断线,坚持教学质量不下降,坚持让每一个孩子得到教育,为抗疫做出了特殊贡献。习总书记要求教师积极探索新时代教育教学方法,我从高校教师的角度理解,首先就是网络教学基础上的微课、慕课、翻转课堂、智慧课堂的探索和应用,在重大疫情的背景下,这些教学改革显得尤为重要的迫切。”
抗击疫情已经取得阶段性胜利,但是作为高校党员仍要坚持学习,努力提升自身使命感和责任感。会议圆满结束。